一、【背景材料】
十八大以來,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雄安新區(qū)開發(fā)建設情況、出席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(qū)40周年大會、考察長三角一體化建設等場合,多次強調要有“歷史耐心”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更加廣闊的時代背景上,用大歷史觀審時度勢,高瞻遠矚,提出了新的要求,具有歷史的深邃內涵,現(xiàn)實的深遠影響,彌足珍貴,至關重要。
二、【解讀分析】
“歷史的耐心”就是把我們必須做的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放到歷史的長河中,用大浪淘沙,經受住歷史的考驗;放在歷史的大坐標大背景里,經得起歷史的考驗。“歷史耐心”是一種不焦慮、不慌不忙、淡定從容的表現(xiàn);是我們不在一個地方一個領域談成敗,不在一個瞬間談英雄,不看就抓住每一天的一種反思。
“歷史的耐心”讓歷史輝煌,讓現(xiàn)實輝煌,造就美好未來。歷史是過去的現(xiàn)實。當現(xiàn)實來源于歷史的時候,就一定會成為未來的歷史。穿越時間的隧道,在五千年的浩浩蕩蕩的歲月里,從巍峨的萬里長城,到大江南北星羅棋布的眾多巨型工程,如趙構大橋、都江堰、南北運河等,先輩們?yōu)楹笕肆粝铝素S富而燦爛的歷史遺產。,所有這些都是通過堅持一種“歷史的耐心”而創(chuàng)造出來的。在近百年的艱苦歷史進程中,中國共產黨做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,創(chuàng)造了豐富的歷史遺產。從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到眾多標志性的三峽工程、南水北調、西氣東輸工程,再到前所未有的扶貧等等,都是發(fā)揚釘釘精神,保持“歷史耐心”的結果。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,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,不可能一戰(zhàn)而成,一蹴而就,需要長期的成功、毅力和“歷史的耐心”。
“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。”我們也有過“大躍進”和“追美英超”的教訓,脫離實際,盲目沖動,是缺乏“歷史耐心”和違反歷史規(guī)律的結果。歷史和現(xiàn)實告訴我們,要保持“歷史的耐心”,就要有“成功不一定與我同在,成功一定有我”的胸懷和境界,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發(fā)展觀;要有“堅持青山不放松,讓東西南北風”的力量和韌勁,不為別人所偏,只踩自己的定步和毅力;你要有“浮云遮目”、“亂飛不慌不忙”的眼光和毅力,爬山越嶺。
不久前召開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,勾畫了未來五到十五年的藍圖,實現(xiàn)了“五個強國”的目標,到2035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國家。這是一個大游戲,一個大布局,需要極大的“歷史耐心”,把藍圖畫到底,一個接一個地工作。在這個過程中,任何浮躁、大喜過望、急功近利,都會對我們的事業(yè)造成傷害。只有努力工作,爭取穩(wěn)步前進,我們才能實現(xiàn)穩(wěn)定和深遠的成功。“歷史耐心”考驗戰(zhàn)略決心,體現(xiàn)清醒和自我意識,揭示意志品質。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,世界上很多東西只是轉瞬即逝的浪花,滄海一粟;世界上有許多事情,特別是那些奠定基礎、造福長遠、關系到百年計劃和千年計劃的事情。那些觸及靈魂,觸動筋骨的矛盾和問題,是無法迫切快速解決的,有時需要等待,而這種等待需要“歷史的耐心”。"這張長椅冷了十年。"要保持“歷史的耐心”,就要克服一切形式的浮躁、焦慮、糾結,克服一切形式的功利、虛榮、不現(xiàn)實,忍受孤獨,保持心態(tài)平穩(wěn),從容不迫,沉著獨立,不被一時之名所惑,不為一物之利而焦慮,不為一個字的名聲所擾。
“一萬年太長了,就為了那一天一夜。”保持“歷史耐心”,不是一味的等待,什么都不做,而是以對歷史對時代負責,對人民對事業(yè)負責的立場和態(tài)度,積極行動,順勢而為。歷史潮流是浩浩蕩蕩的,那些已經沉淀下來的偉大成就,靠的是“歷史耐心”的奮斗,不是一陣風吹走的,而是可以傳承下來,經得起歲月的洗禮和歷史的考驗。
掃碼聯(lián)系華圖遴選老師,獲取各省遴選考試備考資料,考情分析,筆試面試題!
相關產品推薦:2025年遴選公務員筆試龍騰尊享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