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著信任和重托奮力前行
——藍紹敏在擔任宿遷市委書記時的講話
貴州省委副書記藍紹敏
剛才,盛克勤副部長宣布了省委關于宿遷市領導班子調整的決定,省委常委、組織部長楊新力部長代表省委作了重要講話。對省委的人事安排,我完全擁護、堅決服從;對楊部的重要講話精神,我們將深入學習、深刻領會,并結合宿遷實際,認真抓好貫徹落實,真正以出色的業(yè)績、優(yōu)異的成績,讓省委、省政府放心,讓全市人民滿意。
2011年5月6日,組織安排我到宿遷工作。從那一天起,我就立志扎根宿遷、奉獻宿遷,心無旁騖、埋頭苦干。今天組織上決定由我接任宿遷市委書記,我深感使命光榮、責任重大。
首先,我要表達的就是感激、感謝之情:
一是衷心感謝省委的培養(yǎng)和厚愛。2月20日下午,省委羅志軍書記找我談話,向我宣布了省委的決定,并對我提出了四點明確要求和殷切期望。從我個人來講,每一次崗位的變動,每一次角色的轉換,每一次任職的談話,都讓我切身感受到組織的關心、組織的愛護、組織的培養(yǎng)和組織的期望;都讓我清醒認識到無論是個人的成長,還是政治上的進步,都離不開組織長期的關心和培養(yǎng);都讓我深刻領會到崗位代表著重托,權力意味著責任,更加對組織的信任銘記在心、感恩在心、敬畏在心。
二是衷心感謝書記的關心和幫助。從2004年到宿遷工作至今,書記已經為宿遷發(fā)展和人民幸福工作了整整9年,把人生最寶貴的年華無私地奉獻給了宿遷、奉獻給了宿遷人民。這9年里,書記堅定不移地與中央和省委、省政府保持高度一致,結合宿遷市情民意,創(chuàng)造性地開展工作。從自然生態(tài)、政治生態(tài)、民生生態(tài)“三大生態(tài)”概念的提煉,到更具實力、更為給力、更添動力、更顯活力、更富魅力“五力小康”內涵的豐富;從“團結奮進,敢試敢闖,務實苦干,自立自強”新時期宿遷精神的傳承,到“我能我行我成功,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創(chuàng)一流”宿遷氣質的升華,無不體現他領導科學發(fā)展、做好群眾工作、駕馭復雜局面的深厚功底和創(chuàng)造能力。
三是衷心感謝全市各級干部和廣大群眾的信任與支持。我到宿遷工作兩年(到27日21個月零21天),盡管時間不長,但已深深地感受到了全市上下團結奮進的氛圍,感受到了宿遷干部務實苦干的精氣神,感受到了宿遷人民開放包容的氣度。兩年來,我與政府班子成員一起,在市委的領導下,做了一些具體的組織和落實工作,得到了市四套班子領導同志、離退休老領導老同志、全市各級干部和人民群眾很多的幫助和支持。很多時候,雖然感覺自己還沒為宿遷發(fā)展做出多少貢獻,一些工作也只是剛剛“破題”,但廣大干部群眾已經給了我很多褒獎和鼓勵,尤其是在處理一些積累時間長、牽扯利益多、處理難度大的矛盾和問題時,大家都無條件地信任我、支持我,這讓我深受感動、深為感激。
發(fā)展中的宿遷承載著我們共同的事業(yè)與理想,凝聚著我們共同的心血和汗水。宿遷的發(fā)展需要省委、省政府繼續(xù)給予特殊的關心、傾斜和支持,宿遷的建設更需要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尤其需要黨員領導干部繼續(xù)貢獻智慧、揮灑汗水。作為市委書記,我將以身作則、率先垂范,切實做到“打鐵還需自身硬”。在今后的工作中帶頭做到“六個硬”:
一是“硬”就“硬”在政治品格,始終堅持信仰不變、立場不移、方向不偏。組織和人民把我推到了市委書記這一重要崗位,我一定時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立場上的堅定,深入學習和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,在思想上、行動上與中央和省委始終保持高度一致。對于市委來說,現階段最大的政治立場、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如期如實建成全面小康。我將時刻謹記羅書記和李省長“團結帶領宿遷人民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會,確保不拖全省后腿”的政治囑托,緊扣“建成全面小康”這一目標,認真落實“六個注重”,深入實施“八項工程”,全力推進“一三六七”發(fā)展戰(zhàn)略,既牢牢抓住每一個具體的小康指標,扎實做好補短補軟補缺的工作。
二是“硬”就“硬”在矢志發(fā)展,壓力再大、困難再多也毫無畏懼、堅定不移。經過歷屆班子和全市人民的艱苦奮斗,宿遷各項事業(yè)發(fā)展取得了很大成績,但市情決定了我們最現實、最緊迫的任務依然是加快發(fā)展。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,是實施“十二五”規(guī)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,也是宿遷建成全面小康的中盤攻堅之年。對于今年的工作,市委四屆三次全體(擴大)會議和市人大四屆二次會議已作出明確的部署,這些決策是在書記直接主導下確定的,我也是重要的參與者;是經過反復思考、集體研究慎重決定的,符合科學發(fā)展觀的要求,符合宿遷的實際,市委將堅持既定的思路方向不動搖。雖然今年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領導有了新的調整,但我們不提新目標、不喊新口號,一張藍圖心無旁騖繪到底,一鼓作氣爭分奪秒干到底,一如既往毫不動搖推進到底,確保發(fā)展的連續(xù)性、穩(wěn)定性和有效性。
三是“硬”就“硬”在改革創(chuàng)新,當好勤于學習、善于思考、勇于創(chuàng)新的實踐者和先行者。改革創(chuàng)新是宿遷的金字招牌,是宿遷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已經融入宿遷廣大干部群眾的“血液”。到宿遷工作兩年來,我深切地體會到,處在特殊發(fā)展階段的宿遷,只有解放思想、自我超越,才能找準發(fā)展的路子;只有勇于改革、敢于創(chuàng)新,才能不斷破除發(fā)展道路上的障礙,推動各項工作更富成效地開展,實現新一輪的跨越趕超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,市委將在鞏固深化以往改革創(chuàng)新成果的基礎上,結合新的形勢、新的要求,以全面推進區(qū)域協調發(fā)展綜合改革試點為契機,立足城鄉(xiāng)統(tǒng)籌注重頂層設計,立足破解難題注重優(yōu)勢再造,立足民生幸福注重機制創(chuàng)新,努力讓宿遷改革的旗幟永不倒、紅利最大化。
四是“硬”就“硬”在執(zhí)政為民,真做情系民心、服務民生、造福百姓的帶頭人。習總書記指出,“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”。在工作實踐中,我將始終堅持把真心為民、造福百姓作為根本要求,作為檢驗一切工作成效的最高標準,做到凡是關乎民生的事都事事在心,凡是惠及民利的事都事事盡力,凡是符合民意的事都事事呼應。始終堅持把群眾當老師,把基層當課堂,沉到基層、“心”入群眾,問政于民、問需于民,把基層和群眾最關心、最盼望、最迫切的問題解決好,從基層、從群眾中汲取科學發(fā)展的智慧和力量。始終堅持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,以民生實事項目為抓手,大力推進民生幸福工程建設,努力用工作的辛苦指數、績效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和滿意指數,讓老百姓的腰包一年更比一年鼓,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,幸福感一年更比一年強。
五是“硬”就“硬”在真抓實干,在改進工作作風、密切聯系群眾上走在前、作表率。我將始終謹記羅書記的要求,秉承新時期的宿遷精神和宿遷氣質,加強黨的建設,帶頭貫徹密切聯系群眾、改進工作作風的中央“八項規(guī)定”、省委“十項規(guī)定”和市委《實施意見》,繼續(xù)發(fā)揚苦干實干快干作風,落實巧干會干善干舉措,說實話、出實招、求實效、創(chuàng)實績。同時,在全市范圍旗幟鮮明地“倡導四種作風、反對四類行為”,即倡導心無旁騖、腳踏實地的作風,反對好高騖遠、急功近利的行為;倡導立說立行、雷厲風行的作風,反對懶散松懈、推諉拖沓的行為;倡導與時俱進、開拓創(chuàng)新的作風,反對墨守成規(guī)、因循守舊的行為;倡導心系群眾、真心為民的作風,反對孤芳自賞、脫離群眾的行為,真正在全市上下形成重實干、不作秀,降虛火、不浮躁,敢作為、勇擔當的良好風氣,以優(yōu)良的黨風凝聚黨心民心、帶動政風民風。
六是“硬”就“硬”在廉潔自律,敢于讓全市黨員干部向我看齊。從市委來說,將切實發(fā)揮表率作用,帶頭加強常委會自身建設,嚴格執(zhí)行民主集中制,尤其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上,堅持“集體領導、民主集中、個別醞釀、會議決策”的原則,做到統(tǒng)攬不包攬、集中不集權、果斷不武斷。充分發(fā)揮總攬全局、協調各方的作用,全力支持人大、政府、政協獨立負責、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,同心同德、同步同向地促進發(fā)展,最大限度地形成推動發(fā)展的強大合力。“善禁者,先禁其身而后人”,作為“班長”,我也將在自身建設上走在前、做表率,凡是要求大家做到的,自己帶頭做到,凡是要求大家不做的,自己首先不做。
各位領導、同志們,面對組織的信任和人民的厚愛,我無以回報,唯有以“朝受命、夕飲冰,晝無為、夜難寐”的責任意識,以“如負泰山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”的憂患意識,以“情為民系,權為民用,利為民謀”的公仆意識,自加壓力,以勤補拙,不負重托,不辱使命。
掃碼聯系華圖遴選老師,獲取各省遴選考試備考資料,考情分析,筆試面試題!
相關產品推薦:2025年遴選公務員筆試龍騰尊享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