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,“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。中國共產(chǎn)黨領導人民打江山、守江山,守的是人民的心”“我們要實現(xiàn)好、維護好、發(fā)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”……“人民”一詞在二十大報告中出現(xiàn)的次數(shù)高達177次,成為熱頻詞匯,充分彰顯了我黨堅持人民至上的立場和情懷。廣大黨員干部要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,常懷“三心”,不忘“我是誰、為了誰、依靠誰”,凝聚“一切為了人民、為了人民的一切”的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之力。
不忘“我是誰”,懷一顆“天下至德,莫過于忠”的忠心,凝聚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理想信念之“力”。我們黨來自人民,為人民而生,為人民而奮斗。作為黨員干部只有弄清“我是誰”,才能更好地認清自己、定位自己。要堅定理想信念,主動增強“四個意識”,堅定“四個自信”,做到“兩個維護”,涵養(yǎng)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,才能防止精神“缺鈣”,患“軟骨病”,才會凝聚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理想信念之“力”,永遠站得穩(wěn)、立得直、行得遠;要牢記“利為民所謀”,矢志不渝站穩(wěn)群眾立場,自覺把“小我”融入到“大我”中,把個人夢想同國家前途、民族繁榮、人民幸福緊密結合,做百姓的“父母官”,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;要堅持“權為民所用”,牢記我們的權力來自人民,常修為政之德,常思貪欲之害,常懷律己之心,自覺清清爽爽做官,干干凈凈做人。
不忘“為了誰”,懷一顆“一枝一葉總關情”的為民“初心”,凝聚“不破樓蘭終不還”的為民造福之“力”。“天地之間,莫貴于民;悠悠萬事,唯民為大。”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》第四卷強調(diào),“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、建設、改革,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,無論面臨多大挑戰(zhàn)和壓力,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,這一點都始終不渝、毫不動搖。” “人民”二字在中國共產(chǎn)黨人心中重如千鈞,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永遠是黨不懈奮斗的根本目的。作為新時代黨員干部要弄清“為了誰”,才能讓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的靶心不變,方向不偏,力量不減;要時刻牢記“為了誰”,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想問題、做決策,干事情的出發(fā)點和落腳點,常思我為人民做了什么,常問自己能為人民群眾做點什么;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,而是徘徊,最快的腳步不是沖刺,而是堅持,要常懷“為了誰”的“初心”,凝聚“不破樓蘭終不還”的為民造福之“力”,把群眾當前的事一件一件抓落實,把群眾長遠的事一年接著一年干好,實現(xiàn)好、維護好、發(fā)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。
不忘“依靠誰”,懷一顆“吾將上下而求索”的“進取心”,凝聚“越是艱險越向前”的攻堅克難之“力”。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(chuàng)造者,是推進社會滾滾向前的決定力量。人民群眾用納的“千層底”助我們走過二萬五千里長征,用小推車推出了淮海戰(zhàn)役的勝利,用小船劃出來了渡江戰(zhàn)役的勝利,用五谷雜糧滋養(yǎng)了革命圣地延安,促中國共產(chǎn)黨發(fā)展壯大,走向勝利……有磅礴的人民群眾力量才能萬眾一心,眾志成城,無堅不摧,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。作為新時代黨員干部要堅定不移走好群眾路線,胸懷一顆求知若渴的求教之心,堅持到群眾中去問計于民、問政于民、問需于民,在傾聽群眾呼聲中獲得智慧,在回應群眾的期待中贏得民心,在共謀發(fā)展中,拓寬工作思路,開闊工作眼界,獲得創(chuàng)新動力;要敢于擔當作為,凡有利于群眾的事,既要堅決做,大膽做,也要以“越是艱險越向前”的攻堅克難之“力”,直面矛盾、挑戰(zhàn)困難,用心用情解決群眾關心的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不斷刷新人民群眾幸福感。
掃碼聯(lián)系華圖遴選老師,獲取各省遴選考試備考資料,考情分析,筆試面試題!
相關產(chǎn)品推薦:2025年遴選公務員筆試龍騰尊享班